栏目分类
56年马泽迎将女儿嫁给养子,引起众人非议,马泽迎:我是有苦衷的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53 点击次数:175
【前言】
从古至今,中国人一直很看重那些伦理道德规矩,特别是在结婚这事儿上,更是体现得明明白白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老祖宗们就不让同族的人结婚,这事儿在新中国成立后也被严格规定,看看那些法律条文就知道了,根本不让这么干。
不过新中国刚站稳脚跟没多久,就碰上了一桩怪事。那是在1956年,咱们的开国少将马泽迎要给儿子办婚礼了,场面那叫一个热闹,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,乡亲们一听这消息,都赶来给这对新人道喜了。
真没想到,马泽迎将军的儿媳妇,居然是他自己的亲闺女。这事儿一传开,立马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不少人都觉得马泽迎将军这事儿办得不妥,哪有让儿子娶自己女儿的道理啊。没多久,各种风言风语就满天飞了。
【为儿子举办婚礼,受到众人指责】
1949年10月那会儿,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,郑重其事地宣布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。打那以后,中国人民算是真正挺直了腰杆。当五星红旗慢慢升起来的时候,马泽迎将军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没法说,因为他这辈子追求的革命大计,总算是达成了。
这时候,马泽迎心里还有件牵挂的事儿,那就是他儿子已经过了二十岁了,眼看就要到成家的岁数。他开始为儿子的终身大事担忧起来。
马泽迎有个儿子,名叫马勇毅。在爸妈的细心培养下,他学习特别努力,人品也相当好,因此深得那位将军的喜爱。等到新中国成立后,马勇毅就开始工作了。无论他身处何地,都始终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地干活,赢得了周围亲戚朋友的连连好评。
说到马勇毅的婚姻大事,马泽迎将军那是相当重视。所以,马勇毅就老跟身边的战友们打交道,琢磨着给儿子找个好媳妇。
在给儿子张罗对象的时候,马泽迎没想到,竟然撞见自己女儿和马勇毅关系特别铁。于是,马泽迎这位当爹又当将军的,打算找个时机,摸摸儿子的底,看看他对这事儿怎么看。
某天,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,马泽迎突然转头对儿子说:“你也不小了,得找个合适的女孩结婚,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安心工作,为社会多做点贡献。”马勇毅一听这话,装作没听见,继续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。
马泽迎瞧完后,又催着孩子赶紧考虑结婚的事儿。可这时候,他闺女不乐意了,直接说道:“我哥也就比我大两岁嘛,结婚的事儿还早着呢,你们就别瞎忙活了。”
现在马泽迎心里跟明镜似的,啥都明白了。他觉得自家儿子和闺女其实挺合得来的,就是因为是亲兄妹,才没把这层关系说破。
饭后,马泽迎将军的夫人郭志勇把闺女拉到身边坐下。聊着聊着,郭志勇了解到,两个孩子其实已经暗暗喜欢上对方了,就是因为周围亲戚朋友的眼光太重,才一直没说破这事儿。
马泽迎将军听到消息后,心里是既高兴又犯愁。他们之前老怕孩子结婚后受气,但现在看来,要是两人真能成,那就省心多了。女儿不会被将来的老公欺负,儿子也不会被未来的岳父岳母刁难。
马泽迎将军心里还是犯嘀咕,虽说马勇毅不是他的亲骨肉,跟女儿也没半点血缘,但两个孩子都是他一手拉扯大的。要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被外人嚼舌根,传出去可咋整?这对俩娃来说,打击肯定不小啊。
因此,马泽迎将军去找了老上级朱德,想听听他的意见。朱德听马泽迎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马上拍板,答应了两个孩子的婚事。
有了朱德的撑腰,马泽迎将军心里踏实多了。接着,他拍板做了个挺勇敢的决定,让那俩没血缘关系的孩子早点办婚礼。
1956年10月的某一天,在马泽迎将军的操办下,俩孩子举办了婚礼。瞅瞅这对新婚小两口,马泽迎将军眼里泛着激动的泪光。
周围的亲戚朋友都送来了恭喜恭喜的话,大家仔细一瞅,才发现穿着漂亮婚纱的新娘,原来是马泽迎将军的闺女。这事儿一传开,有些不知道情况的人就开始说马泽迎的不是,觉得他的做法不太讲究,有点不符合常理。
面对大家的疑问,马泽迎将军一点没恼火。婚礼一开始,他就开口说了几句,把大家心里的疑惑都给解答了。
其实,马勇毅和马泽迎将军并非亲生父子,马勇毅只是将军的养子。这事儿一传开,大家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,觉得自己之前冤枉了马泽迎将军。接着,将军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。
【身负烈士遗愿继续革命,最终苦尽甘来】
说到这事儿,得追溯到革命那会儿。1912年,马泽迎在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穷农民家里出生了。那时候的中国,真是里忧外患一大堆。外面,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地盘上耀武扬威;里面,满清政府又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。老百姓的日子,那真是苦不堪言。
他们一家跟许多农民没啥两样,就靠租来的那几亩薄田糊口。尽管他们拼命干活,但还是甩不掉被人压榨的倒霉命,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苦啊。
尽管家里条件不好,但爸妈知道上学有多重要。他们拼了命地省钱,硬是把孩子送去了村里的学堂。马泽迎特别懂事,知道这机会多难得,所以就拼命地学习,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尖子生。
马泽迎在私塾念了两年书,但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学费了。没办法,他只能退学,然后去了一户地主家打工。马泽迎干活一直都很卖力,但地主却经常莫名其妙地打他。这段时间,马泽迎算是尝尽了穷人的苦头,他打心底里发誓,无论如何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马泽迎在慢慢长大的时候,外面的世界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1928年2月份,江西兴国那地方,赣南红军的第15纵队搞了个大动作,直接在家乡那边发动了起义,把国民党的军队给打垮了,还顺手收缴了他们的一大堆武器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第一次把红旗高高地插在了兴国县的城墙上头。
兴国县闹起义后,红军立马在当地大力宣扬革命理念。受到这些新潮思想的影响,当地的年轻人特别激动,纷纷加入到革命斗争里头,马泽迎也不例外,他踏上了革命的征途。
马泽迎刚成为工农红军的一员,没多久就上了战场跟敌人干仗。虽然他战斗经验不咋丰富,但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头,一点都不带怕的。
有一次,马泽迎和战士们跟国民党军队干仗的时候,突然遭到了敌人的偷袭。因为敌人人多,他们只能边打边往后撤。没办法,马泽迎带着大家跑到了一座山脚下,可糟糕的是,下山的路就那么一条,这下子所有战士都被困住了,处境非常危险。
打了好一阵子硬仗,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,粮食也吃没了。为了不落入敌人手里,大伙儿都选择跳下了悬崖。不过马泽迎在往下跳的时候,头朝下被树藤给吊住了,离地面也就两三米的样子。他使劲晃了几下,结果一不留神,重重地砸到了地上。
国民党兵真是狠毒至极,他们瞅见红军战士跳崖,立马丢了几个手雷过去。好在那些手雷被树藤给缠住了,没炸响。这一仗打下来,就马泽迎一个人侥幸活命,其余的战士全都英勇牺牲了。
经过这几回打仗,马泽迎心里头对革命能赢这事儿是越来越有底了。经过不断地摔打和锻炼,他现在已经是个铁打的汉子,名副其实的战士了。
后来的战役里,他把自己的军事本事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。他先做了红三军团三师炮兵连的小头目,然后又变成了红一军团二师四团连队的政治领路人。他跟着中央红军一次次地反“围剿”,每次打仗都出奇制胜,立下了不少大功,也因此得到了上面的赞赏。
1934年那会儿,因为博古、李德他们在指挥上出了问题,红军没办法,只能开始大规模转移,这就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两万五千里长征。那时候,马泽迎成了红一军团卫生队的头儿,他跟着队伍一起踏上了长征的路。
长征路上,马泽迎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头,争分夺秒去救那些受伤的战友。就像湘江战役那场恶战,马泽迎不顾子弹横飞,硬是把伤员背在自己背上,把他们送到安全地方后,立马又跑回战场继续救人。短短一天内,他硬是救回了二十多条命。但到了吃饭的时候,他累得双手连碗都拿不动了。
这只是马泽迎在长征路上拼命干活的一个例子,他踏踏实实地努力,救下了好多战友。有那么一回,天快黑了,两个苗族大姐把一个红军受伤的战士抬到了团部的医疗队。她们把伤员放好后,一边比划着手势,一边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。
马泽迎对苗族的话一窍不通,压根不知道他们在嘀咕啥。没过多久,她们从受伤战士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拎出一个小宝宝,马泽迎心想,这八成是母亲和孩子的事儿。可奇怪的是,抱着娃的那位伤员,居然是个男同志,不是女红军。马泽迎瞅着这一幕,心里头的疑问更大了。
就在这时候,红军的大领导朱德巧好经过这里。朱德一看这情景,赶紧找来个会说苗话的士兵来帮忙。一问才知道,这孩子的妈妈以前是给红军做宣传的,但前几天打仗的时候牺牲了。没办法,爸爸就只好带着孩子一起走长征路。可倒霉的是,现在孩子的爸爸也受了重伤。
这个伤员现在眼前,血流个不停,马泽迎赶紧叫人来进行急救。但遗憾的是,这个伤员伤得太重了,身体一点点地在变弱。
接着,那个受伤的人嘴边挤出了一丝微弱的声音。朱德和马泽迎赶紧弯下腰,只听他断断续续地恳求:“兄弟,我伤得太重了,万一我挺不过来,希望你能帮我照顾下孩子。”话音刚落,他就断了气,但他的眼睛仍然充满希望地盯着马泽迎,好像有什么话没说完,久久才合上。
朱德望着眼前的场景,心里特别难受。他回过头,对马泽迎说:“这孩子是革命烈士的骨肉,他为了革命丢了命。咱们得保护好孩子,不能再让他受半点委屈。以后,你就当孩子的亲爹吧。”
马泽迎从朱德那接过了小宝宝,紧紧搂在怀里。他立马向朱德打包票:“领导,您别担心,我就是豁出命去,也得把这孩子照顾好,绝对不能让他受一点委屈。”说完,马泽迎就带着这孩子踏上了长征路。
长征路上,战士们的日子过得特别苦。马泽迎为了那个孩子,把自己那点儿少得可怜的干粮,一点点嚼碎,然后送到孩子嘴里。而且,他还得经常亲手给孩子洗尿布,这对一个既没结婚也没谈过恋爱的他来说,真的是难上加难。
马泽迎因为老背着孩子在部队里走,背上一直捂着不透气,结果还长了个大脓包。好多战友都心疼他,纷纷劝他,说要不先把孩子放到附近老乡家里养着,等革命胜利了再接回来。但马泽迎一听这话,立马就摇头了,他说:“这孩子是革命英雄的骨肉,他爸已经把他交给我了,不管咋样,我都得亲手把他拉扯大。”
战士们历经重重困难,好不容易抵达了延安,这下他们的生活总算是安定了一些。没过多久,马泽迎就给自家娃起了个名儿,叫“马勇毅”,他盼着这孩子能跟他和媳妇儿一样,心里有股子信念,把还没完成的革命事业继续干下去。
马泽迎带着孩子一起长征的事儿,在队伍里传得沸沸扬扬。抗大有个女青年叫郭志勇,听到这事儿后,心里特别受触动。她立马就去找了马泽迎,当面表示了对他的钦佩。
两人经常联系,慢慢地,心里就有了对方。没过多久,郭志勇就跟马泽迎坦白了心思,说他想和马泽迎在一起,一起照顾孩子。
1936年年底时候,马泽迎和郭志勇办了个简简单单的婚礼。结婚没多久,他们就迎来了一个小棉袄,是个女儿。但尽管如此,他们对儿子的那份心还是没变,甚至还下定决心把儿子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去好好读书,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马泽迎一股脑儿扎进了战争里,等新中国一建立,因为他立下的大功劳,就被提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的政治委员,给空军的建设添砖加瓦,出了不少力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马勇毅这小伙子已经长大,开始工作赚钱了。眼瞅着他跟自家闺女之间感情越来越好,我这心里头也乐呵。于是,我就去找了领导,想请他们点头,让马勇毅和我家闺女能喜结连理。
1956年10月18号那天,马泽迎将军给这对新婚夫妇办了婚礼。朱德元帅知道这事以后,他亲自上阵当了婚礼的主持人,大家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全部来龙去脉。
望着面前这对幸福的新人,马泽迎眼眶湿润了,他端起酒杯,满怀感情地说:“老兄弟,你交代给我的事,我马泽迎已经办到了,你在天上应该可以安心了。”
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,好多革命勇士都站了出来,他们为了咱国家和老百姓,把自个儿的命都搭上了。他们的事迹被广为流传,成了人们口中的美谈,一直被后人尊重和铭记。
#百家说史迎新春#